新闻详情

医患如何有效沟通?先掌握这些技巧!

2
发表时间:2021-09-01 10:37

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


临床上总会碰到形形色色的患者,在与患者沟通时,掌握并运用这些小技巧,将能拉进医患距离,达成有效沟通!


小技巧,大用处

安全第一

注意患者及其家属与门的位置关系,确保在他们有暴力倾向的情况下,自己能够很快离开,防止被困在房间里。

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

这一安全措施也可防止患者产生不舒服或受威胁的感觉。如果条件允许,离开公共场所,与患者或家属在安静的地方进行交流。同时,为了确保安全,告知其他同事自己的去向。

尽量给患者提供座位

人坐着时,更容易控制愤怒的情绪。

让患者尽可能地发泄怒气

不要打断他们。大声吵闹发泄够了,他们自然会停下来。

注意语气

使用恰当的语调、语速和音量来平复患者的情绪。

对患者的痛苦情绪作出回应

“我能够理解你的感受。”

表达歉意

“对于发生在您身上的事情,我表示十分抱歉。”

使用共情

包括使用口头语言(如:"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,我也会有这样的感觉")和肢体语言(点头,眼神交流,表现出忧虑)

切合实际

说明发生的情况以及你将会努力去解决问题。

“放弃抵抗”

不要采取防守姿态或使用尖刻的话语。不要受对方语调、语速或肢体语言的影响。

告诉一个情绪激动或生气的人“镇静下来”,而不是“不要担心”,后者往往会适得其反。

不要与患者或家属勾结串通

不要非难你的同事。可以这样回应对方:“因为我不清楚其他医生做过怎样的治疗,所以我不能草率地对医疗细节做出任何评价。但是我会尽力查明情况。”

不要受患者影响而生气恼怒

如果你感觉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可以暂且离开,并且在离开前告知患者:“对不起,我有些事情要忙。咱们一会再聊。”


来源

好医生、《临床医患沟通艺术》


作者与译者

[1]Peter Washer,英国放射学会教育顾问,曾任教于伦敦大学和英国帝国学院

[2]王岳,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助理,北京大学医学伦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


说明

本文系综合整理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分享到: